早期的簡單式網頁常用軟體→ Frontpage + Photoimpact
在西元2000年左右,開始流行網頁設計的時候,市場上有很多個人工作室,很喜歡用這兩套軟體來搭配做網站。因為上手容易,加上由於FRONTPAGE是OFFICE系列的網頁編輯軟體,取得相對容易,再加上那年代,對網頁美感的設計要求亦不高,所以只要搭配簡單的修圖軟體,如Photoimpact。就能快速完成一個網站。
主要的缺點:沒有圖層應用,設計美感出不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中期的重設計感網頁常用軟體→ Photoshop + Dreamweaver
主要是因為Photoshop有圖層(Layer)的功能,再加上一些網頁設計技術較領先的國家,例如:歐美、日本、韓國…以上各國推出來的網頁版型,都是依圖層做基礎去設計的,所以也讓photoshop成為網頁設計的主流工具,這個時期的網頁設計在美感上也都比早期更有質感!
做出來的網頁大概就類似下列這樣:
缺點:是跟資料庫的結合比較麻煩。由於動態網頁需求日漸升高,所以客戶除了設計外還會要求要結合資料庫。由於網站設計的好看是一回事,但要結合資料庫又是一回事;通常不是要美工來組合,就是要程式人員來結合!變成如果要做網站+資料庫程式。在結合上分工不清,因為程式不懂美工怎麼寫,而美工也不懂程式怎麼做!
雖然在那個年代有人發明SMARTY樣板系統,就是第三方軟體,來方便美工跟程式能在不影響對方的情形下來完成網站,不過也因為這樣變成還要多學一種程式語言,所以普遍接受度不高。